高2015级1班班 李欣媛
岁月流去无痕,年华却掷地有声。那滔滔流逝的旧时光,其实绕个圈,重新冲刷了十七岁的我。从小升初考试的百草路到一环路校区,再搬到百草路校区,最终兜兜转转回到了原点一环路。一切的一切,从十三岁那年的夏天,与实外的际遇开始。
际 遇
第一次知道词典中存在着一个词“际遇”,是在我十三岁那年。那天,小升初考试,我收到了来自实外的第一张考卷。一篇名为《十三岁的际遇》的阅读题,讲述了一位十三岁才女进入北大深造的故事,对北大的热爱满溢字里行间。而在那篇命题作文《我的际遇》中,我写下了自己对实外的热爱向往。认真写完最后一个句号后,我放下笔,向窗外望去,教室外一排凤凰木,在五月早早的暑气里,满树红花,一片斑斓。蝉,开始鸣起。
十七岁这年,老师还在讲堂上畅谈语文。在一片薄薄的阳光里,穿着白衬衫的他如夏天的实外一样,热情而又内敛。他说:“语文是一种有生息之物,它如同穿过黑暗森林的萤火虫一样,来到我们身边,尽管光芒微弱,却足以照亮前行的路。最温柔之处在于,这光芒,与多年前照亮古人伏案写作的光一样,恰到好处,在他们抬头望向窗外冷雨那刻凝为永恒……”
忽听得窗外一声蝉鸣,转头看向明亮的窗户,窗外紫荆叶在阳光照射下,透明得近乎碧绿的翡翠。我仿佛又看到四年前那个天真的女孩,她的身后是一群全神贯注听讲的少年。我忽然笑了,也不知那时自己哪来的勇气,在从未见过实外的情况下,就在作文中围绕着那尊著名的孔子像大肆描写实外的美景,赞扬实外的好。在那样的水平下,自己却还坚信,可以和实外共度六年的青春。十三岁的我,拒绝报考他校,大有一种非此校我不上的少年豪气。年少轻狂大抵也不过如此。
幸好,我收到了来自实外的录取通知书。从那刻起,我何须不停摩挲封面上的校园,只因我可自由奔跑于其中;何必再艳羡书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,只因我可在其中焕发青春活力;又何需反复默念,惊叹于光荣榜上学长学姐的成就,只因我,将是其中一员。
“夏日总能勾起一些美好的回忆,是吧?”不知何时,老师已走到我身旁,用书轻轻敲打一下我的头,像是喃喃自语,又像是在询问我,拉回我游走的思绪。我揉揉头,无奈地吐吐舌头,又走神了啊。同桌见此,“自觉”地把书递给我,指指刚才的笔记,再用一个凌厉的眼神示意我“下不为例”。
何其有幸啊,能在实外与你们有个夏日美好的际遇。抄笔记时,窗外叶子簌簌响起,忍不住偷瞄一眼,那个女孩还在那,笑靥如花,眼眸里流动着自信。
插 曲
第一次体悟到有一种对校园的情感叫做“不舍”,是在十四岁那年。那时,整个实外已搬至百草路校区,留给一环路的,只是无尽的回忆。有天偶然经过一环路,旧时的路,引领我回到了从前的校园。少了学子的老实外,已不复当初活力,操场成了临时停车场,丛生的杂草将校园掩盖,斑驳的墙面如梧桐枝干一般。昨夜下过暴雨,打落的紫荆花覆盖在爱因斯坦塑像上,颇有几分滑稽。小心迈过一个个小水坑,再次伫立在孔子像前,他身后的润白的栀子花肆意地盛开,暗香浮动。当年的班级,空空如也,却喧哗如昨,回忆潮水般向我涌来……
窗外蝉鸣,更显一环路的静谧。四周环顾,撕下当初同学贴在墙上的心语心愿,作为一环路的回忆,好好珍藏。那时还不知道,十七岁的我将重新回到这里。
雨 季
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有个修饰实外的形容词“小”,是在我十三岁那年。那天,实外开学。我乘坐公交车从一环路校门口经过,历经风雨的校门在一排五金店店面中毫不起眼。“尚凯人力资源服务”十个烫金的大字挤在一块,像是向世人无声的宣告,这里便是产生了十多位状元的宝地。那位十三岁的才女为保持新鲜感不看北大校门,我却贴紧了车窗,想从这小小的校门中窥见实外真面目,可惜,一掠而过。
十七岁这年,不知北边南下的偏冷气团与南边的暖湿空气抽了什么风,雨季提前到来,一如我惆怅的心绪,剪不断,理还乱。拖着行李箱,撑着雨伞,我久伫在一环路校门口,迟迟迈不开步伐。一位要进校的老师注意到了我,拍拍我的肩,问道:“同学,你是在体会十七岁的雨季吗?快点进校哦,不然要迟到的。”我怔了一下,突然笑了,回复他:“老师,你不懂,这叫那些年错过的大雨。”
我收起伞,向前迈去时,仰头看看实外的大门,十多米高,铺满了深棕色的墙砖,光滑干净,明亮温暖,将风雨阻隔于外。第一次仰视实外大门,才发现,它是如此的大,大到足以如天穹般为所有实外学子提供心灵的庇护,温暖得让人舍不得离开。
突然发现大门口的喜报又换了一张,是某位学长在大学中荣获奖励。是的,总有一天,实外,我也会离你而去。在这绵绵的雨季里,我决心成为你的骄傲,像无数学长学姐般为你的荣耀再添光辉,而你将永远是我心中的自豪,永远年轻着,微笑着,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,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,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。
十三岁那篇的作文中,满篇都洋溢着对实外的赞美,期待自己成为实外人。如今此文中,早已成为实外学子的我,充满自豪。我知道每段时光都会苍老,但愿多年后再谈实外,记忆里的你一直都好。